今年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決勝年,為進一步增強投資者的風險防范意識,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于5月10日至6月15日組織開展“防范非法證券期貨宣傳月”活動。

保護投資者權益是一切基金管理活動的出發點,防范以私募基金的名義開展非法集資活動是行業的使命。盛世景投資提醒廣大投資者,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強自我保護意識,有效防范非法證券期貨活動:
一、交易場所
證券、期貨交易應在合法的交易場所進行。目前,我國合法的證券交易場所為:上海證券交易所、深圳證券交易所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(“新三板”),合法的期貨交易場所是大連商品交易所、上海期貨交易所、鄭州商品交易所、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、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。在以上場所以外進行證券和期貨交易,可能會有法律風險。
二、交易中介
《證券法》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,“未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準,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證券業務”;根據《期貨交易管理條例》第十五條規定,“未經國務院期貨監督管理機構批準,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設立或者變相設立期貨公司,經營期貨業務”。投資者應在經中國證監會批準、有相應資質的證券公司、期貨公司進行交易,相關具有資質的證券、期貨公司名單可以在中國證監會、中國證券業協會、中國期貨業協會等部門官網等公開渠道進行查詢。
三、辨識能力
證券、期貨交易風險較高,投資者尤其應提高對非法證券期貨活動的識別判斷能力。投資者可以從中國證監會網站、中國證券業協會、中國期貨業協會網站查詢相關機構、從業人員的信息,從而保護自身合法權益。投資者也可以在上述官網學習相關法律、法規和監管政策,做到知法、懂法,從而避免被非法證券期貨活動侵害利益、上當受騙。

最后,盛世景再次提醒廣大投資者:國務院《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》第十八條規定,“因參與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受到的損失,由參與者自行承擔”。非法證券、期貨交易不受法律保護,各位投資者一定要主動學習相關法律知識,識別非法證券期貨活動,防范相關風險。